2008年11月24日

抄底的時機到了嗎?(下)

按照經濟學理論,全世界沒有任何人能預測漲跌,我們只能研判在偏低點進場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抄底的時機到了嗎?(下)

作者:英國《金融時報》
約翰•奧瑟茲(John Authers)
2008-11-20

這再一次振奮人心,但與此同時必須伴以警告:市場往往超調,在長期過於昂貴之後,它可能會變得過於廉價。因此,這兩項衡量標準不排除這樣的可能,即股價在觸底前還會進一步大幅下跌,即使它們目前的定價已經相當合理。

另一個多年來一直預示著股市頂部和底部的衡量標準被稱作q。它指的是公司股票市值與公司淨值(資産負債表上的權益價值)之間的比率。公司市值又會逐漸趨向這一標準。根據q比率,在被高估逾10年後,股價如今似乎再一次處於合理價值。

這一等式中的決定性關鍵因素與未來有關。這場衰退將有多嚴重?通常,市場底部與衰退密切相關,如果經濟已經見底,幾個月後即將出現更大範圍的好轉,市場通常會開始復蘇。

因此,對那些認爲本輪衰退將在明年前幾個月結束的人而言,現在似乎確實有買入股票的理由,因爲股價已隱含計入一次長期、嚴重的衰退。巴克萊資本(Barclays Capital)的蒂姆•邦德(Tim Bond)表示,股市可能面臨“一代人的買入機會”。根據巴克萊從信貸息差得出的經濟預測模型,市場預計美國明年實際國內生産總值降幅將高達15%。相比之下,在大蕭條時期,GDP平均每年收縮14.1%,其中最糟糕的1932年萎縮了23%。

如果最終形勢會比這好那麽一點兒——由於從上世紀30年代汲取了教訓,對本輪衰退的政治反應大爲不同——股市或許將開始回暖。不過,法國興業銀行(Societe Generale)駐倫敦的股票分析師、堅定的悲觀主義者艾伯特•愛德華茲(Albert Edwards)認爲,這是個錯誤。“以前,股票在衰退底部反彈不是受預測力推動,而是在利率和債券收益率暴跌之際擴大市盈率。經濟的壞消息是股價的好消息。”

他認爲,這一次,全球面對的是歷史性的債務過剩。各國大幅降息,卻既沒使股市、也沒使經濟好轉。因此,股票更有可能是與經濟增長挂鈎,而非債券。這進而意味著,股市可能不會在經濟復蘇前反彈。

不管怎樣,要斷定市場即將見底,必要條件是人們相信經濟很快即將反彈。然而,凡事皆有兩面。格蘭瑟姆表示:“大泡沫往往泛濫成災。但我們通常不會投資於估計很可能形成的泡沫,而是逐步慢慢投資,希望能有好運。”

“畢竟,如果股票很有吸引力,而你沒買,機會溜走了,那麽你不僅是看上去像個白癡,你就是個白癡。”

下跌期

有史以來最厲害的熊市始自1929年,至少持續至1932年,與大蕭條的時間相符。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了86%。
儘管許多市場學者會認爲這是個獨立事件,但股市自1937年起再一次下跌。一年的時間裏,標準普爾指數再遭54.5%的下跌,儘管年底時點位仍高於1932年以來的高點。該指數花了25年時間,才回到1929年峰值水平。

這一先例令人擔憂:在1929-32年熊市的此刻,股市在觸底之前又跌去了75%。

最黑暗的日子

如果還需要其他例子,人們總會提及1987年股災的黑色星期一。但這可能是在偷換概念。這是股市歷史上最糟糕的單日表現,但股市其時已充滿泡沫,當時經濟相當強勁,市場很快出現反彈。

本次經濟形勢更加險惡,目前股市整體跌幅更大。因此,與1987年進行對比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。

油價下滑

另一個最常用以比較的時代是1973年開始的熊市。當時恰逢油價飆升,70年代大“滯脹”周期伊始。標準普爾指數下跌了47.8%。

在迄今最壞的情況下,2007-08年度股市跌去了幾乎一樣多的46.9%——而這一過程的速度更快。

數個月前,隨著油價飆升至空前水平(正如它們在1973年一樣,但原因不同),人們開始重提對通脹的擔憂,這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比較。但目前,由於各國央行宣佈降息,以遏制通貨緊縮恐慌,這種比較看上去有點誇大。

虛假底部?

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後,標準普爾指數下跌49.1%。這一幕還令人記憶猶新,但其教訓卻值得懷疑。一開始,股價的高估程度超過以往任何時候——但在其回歸正常估價前,人們已停止抛售。

但世通(WorldCom)公司2002年醜聞期間的底部是假的?根據一個理論,反彈僅僅是因爲利率的過度下調刺激了信貸泡沫。這意味著,只有當驗證2002年是否是假底部後,最近的大跌才能停止——意指股價必須在上個月低點的基礎上大幅下挫。如果它們跌破這一水平,與上世紀30年代的對比會愈發令人不安。

標籤: ,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